現在大家都知道便利店在搶餐飲行業(yè)的生意,無論是全家、羅森、7-11等等連鎖餐飲策劃都在大舉進攻餐飲行業(yè),不得不說卻很成功,越來越多的白領就餐選在便利店,在這種情況下,餐業(yè)界開始反擊,很多餐廳連鎖餐飲策劃家入了零售部分,那么這種模式以后會成為主流嗎?對于便利店而言,這是個充分競爭的市場,幾乎每條大街小巷的便利店附近都有煙酒店、小賣部存在,或者干脆7-ELEVEN的對面直接就開有一個全家Family Mart,這種現象已經不足為奇??系禄母浇挥幸粋€麥當勞,而任何一家便利店附近都有一堆便利店。
便利店等線下零售實體侵入餐飲對標的是快餐,而快餐連鎖餐飲策劃是和便利店一樣近乎貼身肉搏的充分競爭市場,二者都面臨如何破局的問題。2016年4月5日,有西北“中式快餐鼻祖”之稱的魏家涼皮旗下便利店“魏家便利”正式開業(yè),吹響了快餐侵入便利店的號角。便利店涉足餐飲已成行業(yè)普遍現象,餐飲反攻便利店也會成為潮流嗎?便利店連鎖餐飲策劃涉足餐飲其實是一套邏輯,便利店是非常典型的零售業(yè)態(tài),而其侵入的餐飲部分也是零售特征明顯。便利店侵入餐飲的部分走的就是麥肯思路。事實也證明,零售出身的跨界者涉足餐飲成功案例較多,比如木屋燒烤等,因為內生邏輯一致。
而餐飲涉足零售則完全不一樣,尤其是典型意義上的餐飲形態(tài)。為什么魏家涼皮搞便利店基本有戲?因為其是典型意義上的快餐,較好的實現了去廚師化,同時解決了標準化。只是品類不同,除此以外,其和麥肯相似度很高??晖嫠季S認為,魏家涼皮連鎖餐飲策劃之所以能突圍出來,得益于在消費升級的滲透趨勢下,抓住了陜西傳統(tǒng)小吃“涼皮”的機會,迅速成為涼皮品類冠軍。從餐飲轉型或跨界零售業(yè)的老板心態(tài):店鋪的經營成本越來越高,復制速度又慢不說營收還不穩(wěn)定,拋棄餐廳提上了日程。
因此,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已經連鎖餐飲策劃做大的餐飲企業(yè)開始變著方的向供應鏈要錢、企圖控制整個產業(yè)鏈條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業(yè)態(tài):供應鏈公司、零售商、品牌公司、投資公司甚至裝修公司,這方面最著名的就是海底撈了,開100多家直營店之后轉而就玩起了生態(tài)化。其實像魏家涼皮這樣連鎖餐飲策劃直接開便利店的并不多,餐飲店整個的轉型到零售是有點難度的,多數只是給自己的店家上幾個貨架而已,所以現在連鎖餐飲策劃加上這種零售模式的還是非常多的,這樣兩個行業(yè)互相滲透還是不錯的發(fā)展方向。